2016/04/18

160417 | Sina Entertainment interview 新浪娛樂專訪

cr. 京雅 玩兒電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A0MjQ5MA==&mid=2652146883&idx=1&sn=97236073d3b0087e96567bd22e4c1409

  十年沒拍電影的戴思傑重新出山了,這一次,他選擇了心目中「美麗優雅純潔」的劉亦菲做女主角,一起完成他的「女性三部曲」的最終章《夜孔雀》。



  從《巴爾扎克與小裁縫》裡的周迅,到《植物學家的女兒》裡的李小冉,戴思傑電影裡的女性角色總是光彩熠熠,《夜孔雀》裡,劉亦菲飾演的埃爾莎美麗、獨立、為愛情有飛蛾撲火般的勇敢。

  「導演,你覺得我和埃爾莎像嗎?」在採訪中,劉亦菲主動問了一個問題。

  「她就是埃爾莎。」這是導演的答案。但劉亦菲顯然不太認可別人對她的這一認知,她毫不猶豫地說:「其實演員每一段經歷跟自己都不像。」

  「所以你之前的角色沒有一個跟你像的嗎?」

  「真沒有,」劉亦菲依舊回答得很快,「我都不知道自己像什麼類型。」

  大多數演員都會努力尋找自己和角色的相似之處,或者對自己能演什麼角色有清晰的認識,而入行13年的劉亦菲,似乎依舊處於一個漂浮著尋找著的狀態,連選劇本這件大事都是看緣分。

  這或許能解釋劉亦菲近年來的「迷之選片」,作為一個產量不高的女演員,每年的一兩部作品都是5分左右,當然是一種尷尬。這個月,90後金像影后春夏橫空出世,被看作對劉亦菲這批小花旦造成新衝擊。面對這一切,劉亦菲還是淡淡地表示享受過程就好。不過看一眼劉亦菲2016年的片單,搭檔兩大小鮮肉的IP電影賺足了眼球,還有合作國際班底挑戰寡婦角色的《營救飛虎隊》,再加上戴思傑十年出山製作《夜孔雀》,或許今年會是劉亦菲重新崛起的一年。

  事業上低產,感情上也神秘。《夜孔雀》發布會之前,劉亦菲和宋承憲被傳分手,所以關於感情和愛情觀的問題一概不能問。面對「更喜歡搭檔小鮮肉和大叔」這樣的擦邊球問題,劉亦菲也是答得格外簡單,和這些危險問題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在傳出情變的時間面對媒體,劉亦菲明顯拘謹了很多,即使聊到新戲,也會有答非所問和沈默的尷尬。

  所以,怎樣的問題才能讓女神卸下防備?答案是:吃了三個小時的法國工作餐。

戴思傑:我不懂女人只能崇拜
劉亦菲:選劇本看心情和緣分



  新浪娛樂:導演其實產量還挺低的,上一部作品還是十年前,所以您這十年都在忙什麼?

  戴思傑:我在寫小說,因為我住在法國,用法文寫小說也是用很多時間,這中間我平均也寫得很慢,兩三年寫一本。

  新浪娛樂:那《夜孔雀》籌備了多久?為什麼選擇以這樣的故事來重新出山呢?

  戴思傑:我就很想做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我自己是覺得比較獨特。我做過那種比較雅又有一定觀賞性的片子,這個故事基本上比較符合我的想法,這個故事最早也是我和法國一個女性編劇一起搞的。

  新浪娛樂:感覺您之前的片子都會涉及一些蠻嚴肅的議題,所以這次有沒有觸及比較深刻的主題呢?

  戴思傑:那其實我的主題就是一個(女性)。以前我最早做的電影,在法國一二十年間做了三部,裡面只有男的,女的沒有,我不知道怎麼寫女的,女人是什麼我不太清楚,只能崇拜。後來做了一個小裁縫以後,很多人喜歡,最早還是我那個小說,很多女性喜歡的不得了,請我簽售時寫下里面一些對白,她們認為我是很精通女性。所以我又做了兩個,加上這個就是第三個關於女性的了,實際上這三個都是比較獨立自主的女性的情感故事。



  新浪娛樂:劉亦菲是怎麼接觸到這個項目的?《夜孔雀》對你最大的吸引點在哪呢?

  劉亦菲:我是怎麼接觸到的我都不知道,就是有一天經紀人跟我說有這麼一個本子找到你,然後說導演,其實他跟我說了之後,我就預感,我想演。

  新浪娛樂:你現在接戲有什麼標準嗎?

  劉亦菲:我覺得倒不如說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時刻我遇上了什麼劇本,可能那個時候的心情會決定我對這個劇本的緣分。

  新浪娛樂:所以《夜孔雀》裡面最打動你的一個點是什麼?

  劉亦菲:其實演員不可能說看一個故事第一眼就覺得命運相息,也有這種時候,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你願不願意去踏入一個全新的未知的旅程,願不願意用全部的精力在這接下來的兩個月的時間裡,做另外一個人,你可能要進入一個封閉的創作狀態,我近幾年來講都是這樣的情況。這個片子,看劇本時腦子裡已經有一些方向,就是我想深挖一下極端的沒寫出來的部分,或者從來沒有在其他電影裡面出現過的某種個性和愛情。

導演贊劉燁13年後更漂亮
劉亦菲眼中大叔鮮肉都是角色

  新浪娛樂:戲裡有法語台詞還是現場收音,導演覺得亦菲的法語說的怎麼樣?

  戴思傑:她的法語說得當時讓我大吃一驚,我當時想她不太會,結果她是學了很久,然後我聽上去還有一點點小魅力,還可以,跟法國人說的不一樣,跟一般中國人說的也不一樣,但是很有意思。

  新浪娛樂:所以您覺得她的法語和劉燁的法語誰說得好?

  戴思傑:劉燁不太會說法語,在這個戲裡面也用不上法語,因為劉燁和她主要都是用中文在交流。劉燁的夫人是法國人,擅長法語,但是我們這個里面用不上他說法語。

  新浪娛樂:這是您和劉燁十幾年之後的再次合作,覺得他有什麼變化嗎?

  戴思傑:第一個變化我覺得他好像比以前還漂亮,我以前用他的時候就覺得很好看,這次覺得他又變漂亮了。第二,他基本上演戲和人生區別不是特別大,他比較容易表演,要表演什麼的話他就很容易能做到,簡直已經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了。



  新浪娛樂:亦菲和三位男主角合作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嗎?可以分別評價一下他們嗎?

  劉亦菲:剛才先說到燁哥,我覺得他是一個天生的戲精,他真的是下意識型的完全在生活的演員,但是他平時又特別逗,特別可愛,在現場他就是一個特別能夠挑氣氛的人,然後在拍戲的時候他也能夠很快的進入狀態,所以就是劇組的一個活寶。跟黎明大哥是第二次合作,我很高興有他的加入,因為這個角色就像是給他寫的一樣,也是非常另類的一段感情故事,我覺得黎明大哥的眼神、氣質和他內心的一種很重很深的情感,特別棒。少群一直跟他是最好的朋友,已經是第三次合作了,我們之間的溝通創作和聊天非常輕鬆。

  新浪娛樂:你現在除了跟大叔級的黎明他們合作,也跟小鮮肉搭檔,你自己最喜歡什麼類型呢?

  劉亦菲:其實沒有類型可講,電影演的都是人的故事,所以在我眼裡就是角色。

女神不出門也要洗頭
劉亦菲自稱桃花不旺



  新浪娛樂:導演為什麼會選擇這三個男演員做男主角呢?好像您給他們安排的角色身份都挺文藝的,像蜀錦、尺八的研究者,為什麼有這樣的安排?

  戴思傑:電影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故事,這三個人我覺得很符合他們。從他們的外形,像亦菲剛才說的黎明,我需要他這麼一個年齡的人,還有保留了浪漫的東西,也有一點憂鬱。另外劉燁已經合作過了,我覺得我可以再強調一下少群,因為以前是在陳凱歌的一個片子裡看到的,當時就覺得他很不錯,在他這個角色上我應該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而且他也有一種美,余少群的美和劉燁、黎明的美不一樣,他是很獨特的美,從精神到外貌都是很獨特,而且他也做得很好。



  新浪娛樂:三個男主角都蠻文藝的,亦菲生活中是一個文藝的人嗎?

  劉亦菲:我覺得好像不是,我生活中真的沒有什麼正形,就不要把大家騙了。

  新浪娛樂:沒有正形指的是什麼?

  劉亦菲:就是比較隨意,有時候也可能在家裡很長時間看書不出門,有時候也願意到處玩 ​​,瘋瘋,很隨性。

  新浪娛樂:那不出門還洗頭嗎?

  劉亦菲:頭還是要洗。



  新浪娛樂:還是保持了女神的形象。在這個戲裡你有三段邂逅,很多單身狗就想問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有這麼多的邂逅,為什麼有些人還是單身狗,可以教大家一些撩漢的秘訣嗎?

  劉亦菲:我也在想,為什麼這麼受男生的歡迎,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沒有解開,我自己答不了,因為我沒有這樣的經歷。

  戴思傑:埃爾莎是一個中國女性,但是她在法國生活了很多年,還帶了法國人的特點,這個法國人的特點就是感情還是比較豐富的。我解釋一下,亦菲的角色並不是說去愛了三個人,而是講她和三個不同的男人之間有三段不同的情感,我認識的每一個女的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這個人是這個情感,另外一個人是另外一個情感,就是很有層次的情感。

  新浪娛樂:所以亦菲在生活中是桃花很旺的人嗎?

  劉亦菲:並不是。

  新浪娛樂:現在粉絲都給你一個稱呼,叫天仙攻,你應該知道嗎?

  劉亦菲:知道。

  新浪娛樂:你更喜歡粉絲稱你為老公還是老婆呢?

  劉亦菲:我覺得怎麼稱呼,他們都可以,就是他們對我的愛稱,那我的話還是我。

法國片場午餐吃三個小時
劉亦菲不重獎項重過程



  新浪娛樂:在法國的片場有什麼好玩的事可以分享嗎?

  戴思傑:我是當導演的,在片場有好玩的事就不可能了,不然就不盡職了,所以我還沒有註意到好玩的事,我每天都很緊張,生怕沒拍好一場戲,生怕沒完成。

  劉亦菲:其實我也跟導演挺像的,我注意到一點,就是飯還是要吃的,就是發現午飯時間非常長,吃了三個小時。

  戴思傑:法國工會很厲害的,工會有規定中午飯是一個小時以上,你如果很趕的話,會坐監獄,會罰款的,這是工人勞工的權利,不光是演員,就是最小的工人也是有這個權利,而且那個菜單上必須有幾種菜,不能吃盒飯,有開桌的那道菜和中間的那道菜,還有甜品,還有小酒,這就是工會保證每個勞工有的。

  新浪娛樂:所以是亦菲吃過最好的劇組餐嗎?

  劉亦菲:我真是受寵若驚,後來導演覺得午飯時間太長了,我們有點不習慣。第一天就看到正式地舖了一個大長桌,就是那種宴會桌,跟殺青宴似的,各個部門都坐齊了,菜上了好大一盤,然後紅酒,咖啡,甜品,一道一道,聊天聊得很開心,我覺得這個很輕鬆。

  戴思傑:對,其實他們效率是很高的。

  新浪娛樂:這部戲是導演十年後的一部新片,下一部新片可能還需要再等多久呢?

  戴思傑:我都不知道,我因為有的時候也寫小說,我還是跟著性情走的,比如說這個故事就只適合於做書不做電影,那麼就寫了這個小說。所以我遇到這個東西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幾年以後,也可能就是再也沒有了,就不想做了,都有可能。

  新浪娛樂:亦菲現在有定下來的新戲嗎?

  劉亦菲: 2016年的話還是有在談的。最後在選擇。



  新浪娛樂:你對以後的電影之路有沒有什麼規劃,因為現在出來一個90後的新的金像影后,你會有壓力嗎?

  劉亦菲:我覺得這個也不是我說了算,但是我只能說我絕對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是當一個好演員。所有的形式,如果對於演員是一種鼓勵的話,那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能只追求結果,因為我享受的是過程。

  戴思傑:這個表現很不錯的,現在我給很多法國的製片人投資人看了,都覺得她很不錯,前幾年我們在法國有幾個評論,一直認為她很好,那些人都是很挑剔的,所以你剛剛說的這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暫時沒有,所以她是一個真正的好演員。

  新浪娛樂:現在有沒有法國的大製作向你拋出橄欖枝?

  劉亦菲:沒有。

  戴思傑:她才演了一個很大的大導演拍的電影,那個大導演是丹麥人,已經有兩次金棕櫚獎,還有奧斯卡的獎。



  新浪娛樂:就是演寡婦的那個嗎?能分享一下演寡婦的感覺嗎?

  劉亦菲:首先我覺得這個戲來講,表演就是非常感謝戴導,因為他真的是在看當下這個人的狀態,而不是十年以前,因為人肯定是會成長,會變化,那很感謝他的信任,他一開始就是完全信任地把這個角色交給你,我覺得其實演這個角色的人非常的多,確實是情緒很飽滿很複雜的富有挑戰的角色,我覺得很多時候創作,信任和相信是很重要,謝謝戴導。

京雅/文
夏褀/攝影
陳植/攝像

2016/04/04

160404 | Elle China May Interview 5月上 專訪 (劉亦菲吧 整理)


劉亦菲 小仙女學會灑脫

  拍攝的這天還是稍稍有點冷,但微風中已經有了春天的慵懶氣息。京郊的私人度假別墅中,田園而樸拙的裝飾風格,一個足有50平的開放式廚房,劉亦菲穿著薄薄的淺杏色連衣裙,坐在長餐桌上。白皙而筆直的雙腿懸盪著,從某個角度看,她像是漂浮在空中,讓人想起她演過的小龍女,但那已經是10年前的往事了。
  時至今日,「不食人間煙火」、「仙」依然適用於劉亦菲的外表,但她的內心已全然變化——更趨向於一個成熟的女性,有獨立的思維和見解,有自己的分寸和節奏,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但同時對世界心懷善意,開始學著把握希望和失望之間的距離,不急於證明自己,以及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但她又不是全然的「大人」,粉色的手袋和加菲貓手機殼,還是給小小的少女心留了個出口。


我演了一個農村寡婦

  劉亦菲想休假,2015年她一共拍了4部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夜孔雀》、《營救飛虎隊》,加上最近剛拍完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她其實已經好久沒有真正放鬆過了。 「演員這個職業,挺身不由己的,有時候幾年遇不到好本子,就一直閒著。有時候每個本子都覺得好,就都想,於是造成了全年無休的局面。」
  好在,有些電影的拍攝地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比如《營救飛虎隊》,講的是上世紀30年代的事兒,我們在浙江芹川村拍,那是個上千年的古鎮,牆壁破敗骯髒,污漬是生活的痕跡,我喜歡那些遠離城市的、自然、原生態的環境,有種時光穿梭的感覺。」這個戲的拍攝環境其實很艱苦,從早上開工到晚上收工,基本沒地方坐,更不要談休息,不過看到70多歲的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曾獲得過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兩屆坎城金棕櫚大獎)這麼大歲數,還冒著雨,站在泥濘的山路上,劉亦菲發現自己一絲抱怨的念頭都沒有,相反她感覺非常幸福。
  幸福大概是因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著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探索這個身體裡存在每一種可能。大膽的比利·奧古斯特做了絕大多數中國導演不敢做的事——讓劉亦菲演一個帶著七八歲女兒的農村寡婦。起初劉亦菲也覺得,這個角色對她來說太難了,而且她基本是從上一個戲直接進入這個劇組,留給她準備人物、做功課醞釀的時間幾乎為零。 「她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角色,從服裝到生活,都簡簡單單、幹乾淨淨,這讓我有化繁為簡的動力。我不能暗示自己時間不夠,也不能暗示自己和這個角色差得很遠,這樣只會給自己平添阻力。我想讓角色盡量純粹、盡量簡單化。」而這恰恰也是導演贊同,並且喜歡的處理方式。


明明可以靠臉,卻偏要靠實力

  劉亦菲最喜歡和人討論的話題有兩個:心理學和表演。她的夢想旅行目的地是莫斯科也就不足為奇了。 「莫斯科大概是電影學院的學生都有的一個情結吧,我們受到那一代戲劇大師的影響,看那個年代的話劇,學來自那裡的表演。」她又興致勃勃地談起偶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上學的時候,剛開始學他的理論,覺得枯燥無味。但當我真正實踐的時候,當我缺少經驗的時候,再去看看,發現句句都是箴言。」
  在演技的道路上,劉亦菲對真實亦步亦趨,她說,如果沒有體驗去演戲,想成功就是天方夜譚。只要進了劇組,她會讓自己盡可能地心無旁騖,進入那個情境中。她真正體會到這種「進入」是在2011年的《倩女幽魂》。在劇組的那段時間,她不是劉亦菲,想的,說的,做的,下​​意識的動作都是小倩的。這是劉亦菲在表演上的又一個起點,在此之前,她婉拒了各種邀約,在如日中天的階段蟄伏了兩年,但她毫不後悔。
  劉亦菲接戲的標準,說起來真是有點「隨意」,比如《四大名捕》是因為見到導演陳嘉上和他的團隊,她覺得導演人不錯,就去了。 「只要遇到喜歡的角色,我沒什麼限制,凡是沒有演過的,就都值得演。也沒說不接電視劇,或者限制自己什麼不能演。」她對自己現階段的要求——打開心去創作。
  如果說莫斯科是她的朝聖之地,那紐約,就是劉亦菲精神上的故鄉。之前的一個戲,在紐約的拍攝結束後,她特意留下休息了幾天,看看百老匯的戲劇。 「工作時候的紐約跟放假時候的紐約完全不同,拍戲就局限在一個區域裡,而真正的紐約需要你去探索。」
  對於華人女演員來說,如果想要在好萊塢嶄露頭角,只有一條路:打女。但打戲對劉亦菲來說還有一種特別的意味——瞬間集中注意力。十幾個人跟她套招,她一路打過去,不能有一點閃神。她的思維瞬間放空了,一切都專注到身體上。 「我都不知道自己能轉這麼快。」
  劉亦菲慢慢明白:不管是演戲還是生活,想要控制它,都太難了。 「人生就是一個流動的過程。越想控制它,越累。你想要做到一件事情,就要先放任它,告訴自己不一定要做到,要先放手,才能夠拿得起來。」


仙女也要重回人間

  不拍戲的時候,劉亦菲只想自在地生活。電影不僅是工作,也是她最大的愛好和興趣所在。她最近一次娛樂活動,是被《瘋狂動物城》口碑洗版,熬了好久才從劇組解放了幾個小時,趕在下映之前看了,果然很喜歡。去到像電影院這樣人多的公眾場合,她就素著一張臉,全然不怕被圍觀。 「我不會把自己當成明星,從沒有人認出過我,我也不會喬裝打扮,真不會怎樣,我沒有你們想得那麼紅。」據說有的演員,為了不被認出來,想看電影都是等到開場後全黑下來,才會進入。可劉亦菲笑:「不看開頭不就不完整了嗎,還有什麼意思呢?我一定會按時進去,並​​且提前購票,還要選視野最好的位置,我不怕旁邊有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有點baby fat的單純小姑娘,內心變得豐富多彩,層次如萬花筒般變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亦菲都是美的代名詞,似乎除了美、年輕,大眾並不關心其他,但她自己卻不太喜歡那些貼在她身上的標籤,諸如「神仙姐姐」以及「玉女」,甚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她認真地申辯:我不是女神。
  但如果你搜索新聞,會發現劉亦菲簡直就是小龍女穿越到21世紀的版本,除了美、神秘之外,你幾乎看不出她太多的性格特徵,很少有喜怒哀樂,更不要說愛恨情愁。是淑女堅持的傳統、優雅、體面?又或者是85後人群我行我素的個性飛揚?隨大家怎麼理解,我想,劉亦菲其實並不太在乎。
  曾經的她,是被輿論和外界的聲音長期干擾的對象。 15歲出道拍戲,16歲成名,因為出演金庸小說中的經典人物「王語嫣」、「小龍女」而被認識,也被質疑,在她的成長中肩負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被誤解是常態。 「我也曾想過要告訴大家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後來發現,沒有絕對的誤解,也沒有絕對的成功。現在我不會再去解釋。把一切都告訴大家,是件挺累的事情。」
  時至今日,面對嘈雜,她已學會免疫、放空,畢竟聆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最後她給我一個微笑,帶著灑脫和帥氣:「標籤呢,有就有,沒有更好。」



  採訪/撰文:李蘇
  編輯:小藝、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