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160612 | Vogue China July Interview Vogue 服飾與美容 7月號專訪 (劉亦菲吧 整理 )

劉亦菲美妙的人生

在一出文藝電影裡說一句微醺的台詞,
在一片熱帶的深海裡遇到一條和自己四目相對的魚。
戲與生活這般贈予劉亦菲萬千莫測與驚喜。
緊繃有時,放鬆有時;收斂有時,跳舞有時。
人生如海,她只想要潛得更深一點。
攝影:黎曉亮 ALEXVILI 造型:李穎賢 CANDYLEE
撰文:呂彥妮 編輯:戴麗斯 DELLIS DAI


年初結束連續兩部戲的拍攝,劉亦菲給自己放了一個大假,第一個想到的旅行目的地依舊是馬爾代夫——之前拍戲間隙有一次十天“偷閒”,她也是臨時起意說走就走,所到之地亦是那片熱帶島嶼。 “每次冬天拍完戲,就會特別想去熱的地方。”
天氣好的日子,她會去潛水。深潛到海底,是另一個世界,萬物安靜如斯,卻又暗含著萬千頻率,“時間好像也變慢了”。一日,她偶遇一群熱帶魚從身邊游過,其中一條在經過她身邊時停下來,轉過來面對她,“那小魚的兩個眼睛離我特別近,它是特別小的一條魚,灰色的,就那麼停下來看著我。”
這條小小熱帶魚於是成了整個春天裡她印象最深的一個所在,那之前她從未想過一條魚也會有這般的靈性,“它看到你的時候,好像真的有朋友的那種感覺。”
所以是在深海裡,找到了一個朋友?
“不,是碰到朋友。”她糾正我說。

那些沒有寫出來的故事

劉亦菲還​​未褪去拍攝時穿著的白色紗裙,但是蹬掉了鑲嵌著水晶的高跟鞋,兩條長腿輕輕搖晃著,頭微微向後仰著,把自己完全舒服地安置在沙發椅裡。

她形容自己從馬爾代夫回來之後的生活,“每天傻歇著。”

問她,是“傻”多一點還是“歇”多一點?

她磊落交代,“我平時是挺沒正形的女演員,也不特意保持身材——當然這點並不值得學習,反正確實能夠完全放鬆,也特想得開,但是如果讓我拍戲緊起來的話,又馬上能給自己變成一個'非人'狀態。”

和數月前見到的那個正在創作角色階段的劉亦菲相比,此刻這個姑娘的狀態確實“打開”了些許,雖然講話的聲音依舊不是高調的上揚,但卻是真切地鬆弛下來了。

我們談起新片《夜孔雀》影片極盡“虐心”之勢,劉亦菲在其中時常不施粉黛,掙扎與苦痛的姿態如命運大河裡一葉小舟,她卻說,“大家還是平常心態去看就好”,這樣的文藝片,她想拍就去拍了,“不會考慮後果”。

“當時就義無反顧地去拍了,我也覺得我在生活這個階段遇到這部片子和拍攝當中經歷的東西,是其他別的都代替不了的。”

她形容導演戴思傑是“隨性的藝術家”,寫的劇本“很難懂”,難在劇情與劇情之間並無過多的提示,甚至台詞都寥寥,“場次和場次之間,你會感覺到那些縫隙中間的故事比外部體現出來的更多,這很有意思。但他沒有寫出來。”

劉亦菲也不怎麼和導演討論這些“罏隙”裡的趣味,“因為導演很清楚,他如果跟你聊了,那是他填充的東西,跟你的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就什麼都不講,我覺得也是特別可愛。”

拍攝時大多是長鏡頭,機器就放在那裡,演員開始自然地對話、交流,有時候出畫了,導演也不會喊停,“他就等著你,反正你還得再進來。”她和對手演員說的台詞,有時候也是即興,“大抵在一個情緒和狀態的範圍內,但有時候有些詞不說也可以。”

在很多采訪裡,劉亦菲都會說,這一次《夜孔雀》於她而言,是一遭“沒有在演”的創作經歷。

她對我們解釋說,這種“沒有演”,並非完全本色,而是將過往的“多”簡化成“少”,可通常人們所言的“少就是多”,她又不完全認同。 “‘少就是多’也不是絕對的,也是可選擇的狀態之一,當你掌握了很多可能性之後,就會根據自己某一刻的狀態,找到適合的方式,自由選擇。”

“戲,只有真實和虛假,層次的複雜和簡單,沒有對或錯。”

為什麼?

“因為,都是人在活,戲裡戲外,都得一樣活。”

《夜孔雀》裡降到愛情,愛。問她,人在愛里應該怎麼自處。

“跟自己的關係更重要吧,跟自己的關係順暢了,外在的關係才會順暢。想想看,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是一個人來的對不對?其實一路上最大的課題,是自己跟自己之間的相處,這是你和別人的交流可以建立的基礎。”

真的要放下了

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劉亦菲殺青前的最後一個鏡頭,是一個難度級高的空翻。這之前劇組一直保護她,不讓她做這個動作,因為知道她頸椎不好,擔心後空翻連著側空翻,會傷到她的脖子。中方導演趙小丁覺得遺憾,外方導演亦是電影《蜘蛛俠》(蜘蛛人)的特效導演Anthony LaMolinara卻還是希望劉亦菲可以挑戰一下。

“他一直跟我說,我可以做得到,我就是緊張。”於是開拍前,她就在一旁練了四五十遍那個動作,“終於在殺青那一個鏡頭裡學會了,做到了。”

幾乎整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她的戲都是在影棚裡,綠幕前完成的,整天吊在威亞上。 “危險倒沒有,身上青青紫紫什麼的難免。”

起初導演與她商量,人物的動作、姿態風格秉持飄逸唯美即可,但她思量後提出自己的想法,“白淺身上還是有動物性的,所以不要太虛,有點力量感比較好。”所以最終幾乎所有的動作風格,都是實打實地來。

事實上,初接到劇本,她就已經開始為“找到”這個活了好多世的角色而付出。

我問她怎麼揣摩一個活了這麼久的“人物”的存在,她敏銳地察覺到了我語氣裡的一點點戲謔,認真地說,“就不能抱著一個好笑的心態去揣測,還是需要很嚴肅地面對這個課題。”講起表演的劉亦菲不自覺地挺直身子,語氣收緊了一些。她說開拍前,自己會在動物身上找到表演的開端,似覓一根長線,線頭是“解放自己的天性,”獨自在家練習白淺的動作時,劉亦菲甚至會直接趴在地上找感覺,“對,大部分動作都是接觸地面的。”

開拍後,因為整日面對綠幕,劉亦菲還管導演要來很多美術設計的圖片,在腦中完善最終的效果。

“其實你知道嗎,演員多數時間都是無實物表演,為什麼?因為拍特寫的時候,有些演員是特別習慣或者需要對手來互相搭戲的,但有時候條件不允許,比如說角度、機位不允許,或者是長焦吊特別遠,你也看不見對手,那這時候就是在跟空氣演。現場旁觀的人不知情,如果看那個狀況,會覺得特別好玩,但自己演的時候不覺得好笑。”

算是一種創作上的“無奈”,但劉亦菲早已深諳並且接受。

這幾年拍戲,她越來越少看回放,“我就不願意看,拍完並沒有想要總結什麼得失。就是想跳出來,盡量不能在一個自戀的情況下去表演。”

也時有找不到感覺的時候,怎麼演都不對,似乎只是方寸之間的差別,就會讓狀態變得糾結。這幾年她開始學會告訴自己,“有時候再複雜的問題和東西,還是得親歷,再去解決,對不對?”

曾經她背負太多包袱,一路走一路撿拾、學習,生怕自己空泛,“包袱里東西裝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重,到那時候,就開始覺得真的要放下了,放下所有人對你的期待和讚美,真的就愛誰誰一回,反而挺好的。”

警覺,還是放空

曾經15歲到20歲那段時間,劉亦菲對待世界的方式一度是:裝大人。 “你面對的工作夥伴,你演的角色和你需要面對的媒體,都需要你有一個很成熟的心態。我會覺得如果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我的真實想法,別人肯定會覺得很幼稚,所以我就讓自己盡量稍微靠譜一點,到處聽來的道理,有時候直接拿來用,其實也是似懂非懂。”

很多年之後她才悟到“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也許我更需要的,是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是那麼完美的見解”。

時間未給她帶來絲毫嬌躁與危機感,反而成為讓她更加“通透”和“完整”的養分。

此刻眼前的劉亦菲,真真做到了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深沉的道理和無傷大雅的玩笑會不經意地從她嘴裡吐露出來,肆無忌憚的天真和難以捉摸的“老靈魂”膠體在她身上顯影。 “我老雜了,特別雜,我是一個混搭的靈魂,我好矯情。”她自己都被自己逗樂了。 “一個通透的心應該是年輕和有能量的,我說的這個年輕不跟年齡有關係,就是輕盈。”

她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角色一活就活了好久,於是自然而然地問她,如果有這麼長的生命,你會選擇要嗎?

“這是個好問題,這個問題真的沒想過……還是做人就好了……這個問題真的好難回答。”她掰著手指,欲言又止。我們都沒著急,等她低頭沉思許久,然後她慢慢說:“白淺這個人物,也挺可憐,她自己也說,活了那麼長時間,過的都不知道夢境是真的,還是把活的活成夢了……如果她一直是渾​​渾噩噩活著的話,你說,那個時間有意義嗎?”

劉亦菲從沉思裡抬起頭來,眼睛裡露出警覺的微光。

事實上,她一直都不是太習慣從角色本身得到什麼啟示。 “如果說我還有一些警覺和敏銳,那其實是來自生活的。”

“但有時候又會覺得,我們可以主動地選擇如何去感受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這點確實是演員這個職業告訴我的。原來我覺得人都是被動接受一些事件,但是如果能常常保持警覺,就可以避免被動。”

她說罷這一席話,頓了一頓,歪頭輕輕皺起眉,重複了一遍自己剛剛說起的一個詞,“警覺……這個詞可能不太好,我覺得不大對。一個人時刻警惕著、覺察著自己,也許是對的,但問題是這個要分時間。一個最棒的人,其實他每時每刻都在選擇,也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放空也是一種想法,但我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做到這一點。”

講這些話的時候,劉亦菲聲音會漸漸壓低,於是整個房間也彷彿隨著她的話,一點點沉到寧靜的深海。

------------------------------------------------------------------------------------------------------

美,不用力

被視為“天仙”的劉亦菲從來都是美人的代表,
可是近距離與她聊天時發現,“劉天仙”並沒有花費很多時間
與精力在美容護理上。她的美,不用力
攝影:黎曉亮 ALEXVILI 造型:李穎賢 CANDYLEE撰文:呂彥妮


從去年秋天一直到今年春天,劉亦菲一直在劇組裡。兩個戲接續不斷地拍攝,一邊是在陰冷的山里,一邊是整日和武術、威亞為伴。拍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時,劉亦菲病了,起先只是發低燒,她撐了兩天,“我自己摸腦門,覺得沒那麼燙,就沒吱聲。”後來覺得有點“不對”,一量體溫,已經40℃了。再去醫院治療,燒退了,但落下了咳嗽的症狀,“咳了差不多兩三個月,就沒好。”

懶人美容法

做演員是這樣的,你就算挑得了角色,卻也挑不了下一站的目的地和拍攝場所。劉亦菲後來分析,身體出現這樣的反應,大抵也與拍攝現場棚裡的空氣狀況和自己的抵抗能力有關,但是沒有辦法,甚至連“克服”有時候都是徒勞,就一點點等著不適自己退去,自然地好起來。

她自言,對身體、皮膚的體察和關照,都有點“懶散”,這份鬆散卻反而讓她認清一件事:“你要在護膚這​​方面,挑對一種東西,你信賴的東西。”她覺得“左三層、右三層”地往臉上塗抹是複雜的,自己每天洗臉之後的護膚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敷面膜除外。對面膜的熱衷也是因為,“敷著面膜的時候,還可以乾很多事情。”“所以基本上我覺得,休息好、多運動、睡好覺,敷面膜和護膚的產品選對,就好了。”

劉亦菲一臉從容地描述著自己的護膚心得,兩條腿輕輕晃著,自在而不用力的樣子,美得輕盈。

她也想過閒時去練練瑜伽,“我很想去嘗試一下,但是至今沒有找到特別適合的,也希望大家有機會推薦給我一些。”所謂“適合”,在她看來,除了一個清淨純粹的環境,還在於可以找到“對的老師”。她理解中瑜伽的可貴,在於一種精神的傳遞,“呼吸,或許比動作更重要吧。”她還在等一個領路者出現,能引導自己進入那種放鬆和主站的狀態裡。

告別不安

多年前,劉亦菲第一次參與好萊塢大片製作,即是對體力和精神都要求嚴苛的《功夫之王》,她還記得,當時北美的太陽熱辣直接,她整日騎在馬上,整個人暴晒在太陽下面,不能打傘,也沒有什麼樹木的遮擋。那是她塗防曬霜最密集的一段時間。但同時,電影裡的造型又有一點“美黑”的傾向。她記得清楚,第一天去試妝,直接上來就是“5號粉底”——一般化妝時打暗影的色號。 “我那時候挺難受的,好不容易接一個好萊塢的角色,是個女一號,結果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白甜美。”但沒消幾天她就喜不自勝地接受了,“慢慢開始喜歡那個妝,因為顯得臉特別瘦。”她說到此處笑了,露出兩個可愛的虎牙。

她自知,曾經年紀小,“沒有安全感,也不夠打開自己”,在意自己的樣貌和狀態,時時需要重看拍攝回放,帶一面鏡子常常自視。如今時間命她成長,給了她可以從內看向自己的能力。

“是在20多歲以後,就完全變了一個觀念,完全不會想到在銀幕前一定要光鮮靚麗。相反,我會跟造型師說,盡量不要化妝,或者盡量根據角色來,如果她很疲憊,沒睡好覺,或是剛剛哭過,那也不要用粉蓋住我的眼袋。都留下來,留下來。”
劉亦菲自然地笑起來,嘴角顯出兩條淺淺的法令紋。她毫不掩飾,也打從心裡不怎麼在意。

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公平,留下什麼痕跡,於一個女人而言,或可被稱作禮物。這些,劉亦菲深諳,並且珍視。

和劉亦菲快問快答


夏天皮膚露得多,你對身體皮膚有什麼樣的護理方法呢?
防曬。其他方面,如果女孩子夏天想穿裙子好看,這個“拜拜肉”什麼的,也得練一練。

你選擇的體育鍛煉方式是什麼?
跑步。第一,你一出汗新陳代謝整個快起來之後,心情會變好。然後你會覺得跑步對心肺功能是很好的鍛煉。而且跑步最簡單,它沒有那麼挑地方,你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跑起來了。 (可是跑步很孤獨啊……)對啊,我一直都很孤獨啊。

如果你的閨蜜結婚,你會在形像上給她些什麼建議?
每個人應該都會對自己這麼盛大的一個時刻有很多很多想法,基本上閨蜜們是說不上話的,如果一定要給朋友提這樣的建議,我可能覺得簡單就好。

在(閨蜜)婚禮妝容方面的建議呢?
輕一點,薄一點,自然最好。

------------------------------------------------------------------------------------------------------

尋訪香水名城

世界各地的大自然美景的氣息,成為眾多香水創作的靈感
來源。讓我們跟隨“神仙姐姐”劉亦菲的腳步,去法國南部的
美麗城堡一探香水的秘密,並分享她近期的美麗故事。
攝影:ALEXANDRAUTZMANN 形象/撰文:蕭潔雯CHRISTY SIEUX


不做仙女,做真實的人


5月中旬,我們與劉亦菲來到法國南部位於格拉斯附近的一座有一百多年曆史的Christian Dior故居——墨山城堡拍攝大片,並對她進行獨家專訪。

如果你沒有真正接觸過這位“神仙姐姐”,大概會覺得她本人就是熒幕上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美人兒。而事實上,仙氣逼人的她也跟普通的女孩一樣可愛又接地氣。化妝時她會安靜地打遊戲,也會拿著可樂輕鬆地坐在寬大的黃色沙發上,用溫柔的嗓音讚美房間里美麗的設計。對於多年來被賦予的“仙女”美譽​​,劉亦菲笑言:“其實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那已經是十幾年前演的角色了,可能大家跟我一樣被動地接受了這個稱號,所以變得先入為主。但我慢慢發現自己跟這個稱呼沒太大關係,也希望大家把我當做真實的人,因為我覺得做真實的人會更有意思。

拍攝當天,劉亦菲一早以素顏來到現場準備化妝,清新乾淨的臉仍然一如當年飾演的小龍女般脫俗。化不化妝對她來說沒太大區別,加上天生皮膚白皙,幾乎沒有什麼皮膚問題,不需要塗很厚得粉底,或者花很長時間來畫眼妝,她本身就散發著一種清新之美,大濃妝反而會掩蓋她的氣質。

童年時劉亦菲隨母親定居紐約,在母親的寵愛下,她像溫室中的花朵般長大,卻又有自己的主見。劉亦菲形容自己“沒有一個固定的狀態,有時候情緒起伏比較大,有時候很安靜,但也會很鬧”,“身邊朋友都說我的性格比較直接。”十幾歲出道至今,看起來溫和柔順的她對自己卻有著清醒的認識,“對於我目前的工作和人生,我是挺清醒的,尤其演員要做很多訪問,經常會被問到你是不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而且經常會把真實的自己找回來,然後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的夢想。如果腦子不清晰的話,做演員很容易不知不覺中被帶著跑。 ”

在這個面積超過50公頃的莊園裡種植了一大片五月玫瑰、茉莉和薰衣草等,當年Dior先生也像花農一樣在這裡親手種下了不少植被,包括城堡入口處兩排如今已長得高大茂盛的柏樹。面對這樣的美景,整個拍攝過程中劉亦菲都表現得舒適自在。剛剛拍完古裝電影的她,馬上就要為新電影做準備。跟很多女演員一樣,她喜歡極致的角色,也想把一些看起來平淡的角色演到極致,演繹出角色複雜的心理,對她來說這是當演員極具挑戰性的地方。而對於過去演過的角色,她則淡然地表示:“我不會特意去看自己演過的電影,但有時候看到電視回放,也會覺得那時候自己演得挺生動的。但基本上我不會停留在同一個原點,未來演的才是我所期待的。”

近期工作排滿檔的劉亦菲抽空來到位於
南法的墨山城堡,面對如此好的陽光與美景,
身心瞬間放鬆下來。


城堡裡的“仙”香

在本年六月開始開放的墨山城堡裡有數不盡的Dior先生留給世人的珍貴回憶,貼滿花卉植物圖案牆紙的房間、他跟妹妹的睡房、專為藝術家好友畢加索和達利準備的房間,以及客廳、飯廳和廚房等,每一個地方都散發著南法濃濃的大自然氣息。劉亦菲也讚歎道:“這裡很漂亮,每一個角落跟空間設計得都恰到好處,而且有那麼多房間,每一間的色調都不一樣,很浪漫的感覺。”這裡是Dior先生晚期生活的世外桃源,因此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留有這位時尚傳奇人物的印跡,如今它更成為Dior香水創作的靈感之源——推出於此地同名的限量版香氛墨山繁花。 Dior首席調香師FrancoisDemachy表示,這裡溫暖的氣候和迷人的風景,為香水主要成分五月玫瑰提供了極佳的生長條件,而這款輕快的花香調香氛還結合了果香、木香、琥珀和麝香等氣味,是一款向墨山城堡乃至格拉斯地區致敬的女香。而自認在香水方面並不擅長的劉亦菲則說道:“在日常生活上我比較少用香水,但如果用的話,比較喜歡帶甜味的花香調香水,主要是不要太濃烈刺鼻,而且我覺得香水用的量必須把握得很好,才能發揮香水應有的魅力。”

仙女的美麗心經

對於大部分女演員來說,經常拍戲熬夜是皮膚護理的最大致命傷,而遺傳了母親優良基因的劉亦菲自言保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我的皮膚屬於中性,休息不夠的話可能會長小皰,除此之外大體上沒什麼皮膚問題。平常不用工作的日子我不太會化妝,基本上出門除了基礎的護膚之外就塗BB霜和防曬霜,再根據當天的心情塗點唇膏。拍戲的時候經常要做一些危險動作,或者因為熬夜很困,我必須盡量讓自己保持專注,只有精神集中了才能避免各種小意外發生。同時要懂得放鬆​​和照顧好自己,爭取時間睡覺休息,並勤做伸展運動或者跑步。不用工作的時候我會看看書或者逗貓,這有助於心態保持平衡健康。”

這次劉亦菲還以Dior花蜜系列大使的身份走上了戛納電影節的紅毯,一襲品牌特別設計的白色立體花朵抹胸高定裙更襯托出她清新靚麗的氣質,讓人眼前一亮。而日常生活中,處女座的她也有自己的一套著裝造型理念,“我平常比較多地穿平底鞋、牛仔褲和偏暗色的襯衫。而且我有買很多墨鏡,不能說是收藏,只是生活上的必需品而已,因為比較好買不用太試,而且好搭衣服。”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如果有假期,劉亦菲目前最想去俄羅斯,“哪怕只是拍拍照也想去一下,因為那兒是孕育了很多戲劇大師的地方”。此外,她覺得有水的地方讓人感覺比較安逸,沒事幹可以盡情享受陽光海灘,“我去過兩次馬爾代夫,很喜歡在那裡潛水,可以很放鬆自在,只要塗上足量的防曬霜就不怕太陽曬了。”看似有點冷若冰霜的她,每次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會思索片刻才開口,從而可以看到她的認真,而這或許也是她除了氣質出眾之外,另一個讓大家喜歡的地方吧。

2016/06/04

160604 | NetEase Interview 網易 專訪劉亦菲 (160517訪問)

網易娛樂6月4日報導(文/喬克德視頻/於萌)劉亦菲的美很特別,自帶一種恬淡清冷的氣質,是舊時大家閨秀的範式,只可遠觀卻無關風月;但又有一種需要人憐惜的柔美的稚嫩,雖然29歲了,她臉龐上浮現的少女般的青春稚氣卻從未消散。

憑藉電視劇《金粉世家》,劉亦菲15歲出道,此後接連出演《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神鵰俠侶》幾部“以劇帶人”的經典電視劇,其塑造的多是“美若仙子”的角色,但也在人們心目中開闢出“神仙姐姐”的一方領地。

有了電視劇積累起來的人氣,2008年,劉亦菲轉戰大銀幕,到如今,電影產量頗豐,但遺憾的是,口碑大多慘淡,有聲音甚至指出,離開電視圈的劉亦菲由此也在爛片的路上一去難回頭,至今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對於外界的臧否褒貶,劉亦菲“一路都挺清醒”,“電影有時候是一種賭博”,“選擇有限,但我接到的戲,只要我決定拍了,我就會把它拍好,拍出人性和它的層次。”即便如此,對一個擁有“天仙”顏值的女演員,人們似乎不會過多考慮其主觀努力的方向,只會對其飾演的角色和在影壇的位置冠之以“花瓶”的名號,這也許是“美”給她們帶來的天然的無奈。然而劉亦菲並不在乎這些,“我覺得OK的,看作品就好了。看到作品,自然會有評價,什麼評價都接受。”

身處娛樂圈多年,讓她逐漸接受的不止是種種偏見,還有為了達到傳播目的而炮製的諸多“眼球效應”。就像這次她帶來的新作品《夜孔雀》,在預告片曝光後,因為戲中幾個情愛纏綿的鏡頭,“劉亦菲”這個名字就和“激情戲”“裸戲”這樣的字眼並置一起,隨即就在網絡海洋掀起一陣波瀾。

“我覺得與其無奈,我真的就是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因為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大的一個趨勢,我覺得電影應該是最好的一個解藥,如果說一個電影真的能夠吸引大家​​,感動到大家的話,可能他看完這部片子,自然就會公正了”,劉亦菲語調平淡地說。

電影是一種賭博


網易娛樂:這次您的新作品是《夜孔雀》,當時接劇本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您覺得里面最讓您有共鳴的是什麼?

劉亦菲:其實你知道嗎,我覺得看劇本跟看小說很像,因為我們剛接觸劇本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陌生的觀望者,就是一個讀者,但是你說劇本那麼長一個篇幅,有多少機會你能夠第一眼看到劇本,就馬上感同身受,所以我覺得電影有時候也是一種賭博,我甚至可能連賭博的這種賭的心態都沒有,我就是覺得,這是一個女性視角的戲。我覺得這整個對於女性對愛和對自然,對生命的這種思考,我當時覺得是挺有意義的,然後導演確實是個大文化人,尤其能學到一些東西,所以就做了這樣一個決定。

網易娛樂:那您之前對戴思傑導演有了解嗎?

劉亦菲:說實話在拍這個戲之前沒有特別了解。

網易娛樂:導演戴思傑同時也是一位作家,甚至提名過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知識分子背景,會給你什麼不一樣的要求?

劉亦菲:其實我覺得可能越是有生活閱歷和文化這種氛圍的人,他可能他對自己比較有把握,他會看到什麼東西都是一種恩賜和欣賞,就像我覺得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導演還是尊重自己的自然派,我覺得導演還是受了歐洲文化不少影響,在電影表演方面,他們希望沒有在演,他們覺得如果說你是在演,你演得很好那你還不如你別演,但是其實“你別演”那好難,你action之後其實現場都已經變化了,然後你旁邊有光,然後你對手可能不在你的視線裡,你可能對著空氣在演,所以一切我覺得他們的堅持是對的,因為電影銀幕那麼大,那出來之後你只要是真實的,很樸實的在感受的話,其實這能感覺得到,這是一種很直接的交流。

合作過的導演看中的是我身上的多面性


網易娛樂:所以您覺得是跟國內導演的拍攝手法不一樣?

劉亦菲:並不是,我覺得電影人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共通性,我只是說表達方式上面,戴導有他自己的表達方式。

網易娛樂:那當時在向您發出邀約時候,後來戴導有沒有跟您說,他看中您身上什麼特質?

劉亦菲:我挺感激跟我合作過的導演,都特別信任我。無論說怎麼講呢,有一些不了解我的人,可能會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但是他們願意用一個最公正的眼光,是評判這個演員是否能夠勝任,然後他能夠看到你的多面性,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其實“埃爾莎”(《夜孔雀》中劉亦菲角色名)這個角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樸實很簡單的一個女性的角色,但是我覺得她身上最多的應該是那種真實,真情流露,真性情。

網易娛樂:這一兩年你接演了很多愛情片,像《露水紅顏》《第三種愛情》《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來你還在這裡》等,《夜孔雀》裡的愛情有何特殊之處?

劉亦菲:其實每一個戲我覺得就算是再看似簡單的角色,要演好的話,都很難。這個角色我覺得是劇本里面沒有的形容到的東西,是很需要演員自己去表現,因為具體沒什麼篇幅,形容故事發生的事件也很少,沒什麼事件,所以這就構成了一個很獨特的電影風格,就很考驗演員和導演,這種信任其實有一個危險,如果故事講好了或者是鏡頭捕捉到那些東西很有味道,但是如果差強人意的話,就會覺得沒故事,所以這個我覺得是相對前幾部戲不一樣的一種。

用激情戲博眼球是這個社會大的趨勢


網易娛樂:《夜孔雀》之前發的預告片裡,有一些你和男主角情愛纏綿的鏡頭,然後就被拿來宣傳為這次你有很挑戰性的戲份,似乎你遭遇過不止一次這種借幾個激情鏡頭就博眼球的事情,這會讓你很不適應嗎?

劉亦菲:我覺得與其無奈,我真的就是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因為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大的一個趨勢,我覺得電影應該是最好的一個解藥,如果說一個電影真的能夠吸引大家​​,感動到大家的話,可能他看完這部片子,自然就會公正了。我也覺得其實對演員來講,每個人的承受力都還是蠻強的,真正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東西身上和事物上,你可能體現的東西就是美好的,所以覺得還好。

網易娛樂:所以你根本不介意自己的名字跟“激情戲、裸戲”這些字眼放在一起?

劉亦菲:因為我覺得標籤始終不是事實,事實是什麼樣,其實每個人都是願意相信他相信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是看到電影的時候,直觀的感受會比較重要的。

網易娛樂:看資料說這部電影讓你自身也有了很大蛻變,經歷了之前所有角色都沒能帶給你的巨大轉變,具體談談這種蛻變是怎麼樣實現的。

劉亦菲:沒那麼邪乎吧。

網易娛樂:可能是通稿裡寫的,所以你覺得你自身通過這部電影,可能內在上或者思考上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變化很大的東西?

劉亦菲:其實拍這個電影的期間,心裡確實很安靜,我覺得這個就是最大的收穫。

說我是花瓶?所有的評價我都接受


網易娛樂:你微博裡面經常會曬閱讀的照片,你每天都有閱讀的習慣?

劉亦菲:閱讀是嗎,有時候也看不進去,但有時候就看得比較投入。

網易娛樂:閱讀應該是你的一個愛好吧?

劉亦菲:算是吧。

網易娛樂:你覺得讀書對你在整個娛樂圈如何自處有怎樣的啟迪?

劉亦菲:我覺得不是在某個環境,特定的環境下才需要閱讀,閱讀是一個我自己的需求,我不想讀的時候就不讀,我原來也不愛讀書。那後來可能就突然一下你就想看,然後你去圖書館你去找某個類型的書,我覺得是一種吸引力,也沒有什麼特定的一定要閱讀,或者培養自己閱讀習慣。

網易娛樂:你之前在一個活動上幽默自黑說自己是花瓶,但高顏值的女演員確實總是容易被評為花瓶,或者當做花瓶角色置於一部戲中,如果外界說你是花瓶,你會很委屈嗎?

劉亦菲:沒有,我覺得OK的,看作品就好了。看到作品,自然會有評價,什麼評價都接受。

網易娛樂:現在這個階段會不會想接一些更為複雜、演起來更過癮的角色?

劉亦菲:其實角色都呈現在你的面前,當然選擇有限,但是我想說會接到的戲,只要我決定拍了,我就會把它拍好,拍出人性和它的層次。

網易娛樂:你在乎外界對你的嘉獎或者貶損嗎?

 劉亦菲:我覺得要有一個客觀的心態,要知道自己哪些是的,哪些是不是的,我就覺得我這一路還好,自己還挺清醒。

網易娛樂:那你怎麼辨別呢?

劉亦菲:這個很難講,這個要自己去感受。

我不太願意給自己歸類


網易娛樂:你還有一個稱號是“神仙姐姐”,這麼多年伴隨這個稱號,會對你自身形成一種無形的“包袱”嗎?

劉亦菲:不會,稱號如果大家喜歡,就留著它好了,好玩兒的話就留著它好了,我覺得沒有必要硬要去改變一件事情,因為改變大家的看法,你不如說拿作品說話。

網易娛樂:作為處女座,你身上有哪些處女座的特質?

劉亦菲:不太願意給自己分類,也不太願意給自己歸類,我覺得如果你當娛樂的話,星座談星座很好玩,但是你如果就真的去給自己洗腦,或者給心裡暗示的話,我覺得還是太緊跟娛樂吧,每個人都是有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的,幹嘛要給自己一定要局限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

網易娛樂:那你平時在工作或者生活裡面,是對自己很嚴苛的一個人嗎?

劉亦菲:我的嚴苛是另一種方式吧,我並不會走到一個死胡同,我自己可能很注意,我覺得人的力量應該是像水一樣,可以化解很多東西,然後也是另外一種溫和的一種能量吧。

網易娛樂:你看起來有一種柔美,會讓人產生保護欲,從出道之後到現在,是不是受到的外界保護也是挺多的?

劉亦菲:其實並沒有,我覺得我就是一個現階段來講,特別自由生長的一個演員。

網易娛樂:那你覺得在處在娛樂圈,你現在更在乎的是什麼?

劉亦菲:我在乎表演本身。

洪曉春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洪曉春_NK666

2016/06/02

160602 | Trends Health June Interview 時尚健康6月號專訪 (劉亦菲吧 整理 )

【前言】戛納歸來 二次元劉亦菲養成記

出道至今,劉亦菲就沒有為雜誌拍攝嘗試過粉色髮型,做完髮型的那一刻,製作團隊就一片驚艷CC公主的美麗,毫不誇張地說,美得顛覆又不落俗套。感謝髮型師張驍的精湛手藝,讓我們擁有了這次如此突破的劉亦菲。

上次見面的時候,劉亦菲跟我說她覺得最乏味的稱呼就是神仙姐姐和玉女,十幾年過去了,套路一成不變,多沒勁。生活裡,劉亦菲灑脫得像個男孩,不照鏡子,甚至一組片子拍完了,她都不會走幾步挪到電腦前,看看成片和效果。能夠這麼做的人,要么是超級有自信,要么是毫不在乎,你覺得劉亦菲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呢?

在房間休息的時候,我看著劉亦菲,嘴裡嘟囔著說要去韓國,打兩針膠原蛋白,割掉眼袋,再看看有無其他需要。聽罷劉亦菲從鏡子裡猛抬頭驚訝地看著我,大聲說沒必要,往好的一面想,連女神都認為沒必要,那就證明現在也不錯你看看,省錢其實很容易,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幾萬塊就節約住了。

得到女神的讚美後自信滿滿.於是在鏡頭前躍躍欲試閃了張雙人照,好不好看另說,首先搶戲的野心是滿足了。很多人私信我問在哪裡可以染到劉亦菲這樣的髮色,又如何能把肌膚調整到跟劉亦菲一樣晶瑩剔透。

福利往後翻,本期內我們藏著答案。 By:封面編輯何籌


劉亦菲 二次元美麗初體驗


上帝好像太偏愛劉亦菲了。年少成名,成為Dior迪奧花蜜系列的形像大使。無論是容貌,出身,還是名和利,似乎沒有哪項不眷顧於她。網傳她家有四個足球場那麼大,也許—般人能想像的劉天仙的日常,應該是不拍戲就在豪宅里穿著蓬蓬裙做公主。當我把那個“足球場”傳聞講給她聽時,她就笑了,然後反問我:“你會信嗎?下次我帶你去我家看看。”

CC平時也就一條牛仔褲一件襯衫,對捯飭自己提不起興致,也不常照鏡子。化妝師說劉亦菲粗魯,什麼東西到她手裡兩下就壞了。她喜歡看哲學和心靈類的書,不在意被指責看的是“心靈雞湯”。她也想學會在網上買書,卻老是記不住用戶名與密碼。她沒有復雜的護膚程序,卸妝後一瓶面霜就好了。別人誇她美,她依然會覺得尷尬,只是現在學會了化解尷尬。還有一年劉亦菲就30歲了,她說話脊背挺直,語氣柔緩,得體而隨性,是所有女孩兒都渴望成為的那種女孩兒。

攝影 柳宗源
統籌 編輯 何籌 視覺 大康 採訪 ​​撰文 趙徐 服裝 劉蔭萌 化妝 壯志 髮型 張驍
編輯助理 李芬芬 王琳 後期 孫暢 影棚 中紡影棚 品牌鳴謝 Dior迪奧花蜜活顏絲悅系列

我跟柔美沒什麼關係

當我問劉亦菲,你知道自己有“天仙攻”這個外號嗎?她沒有對這個稱謂流露出什麼好惡,只說外號不重要,好玩也無妨。在攻氣十足與柔美之間,我問她會覺得自己更偏向哪邊時,劉亦菲笑得有點兒不好意思:“其實我跟柔美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時尚健康:長發一直都是你的標配,你覺得自己會有留短髮的一天嗎?

劉亦菲:在形像上嘗試創新是一件挺片面的事。當然,作為演員,我有很多機會嘗試各種髮型、顏色,但我覺得也就是拍拍照,很好玩兒。平時我並不太愛捯飭自己

時尚健康:不工作或者在家的時候,你最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會照鏡子研究自己什麼樣的表情或者角度是最美的嗎?

劉亦菲:我平時就只一條牛仔褲、一件襯衫就出門了。我只會在洗臉之後或者出門之前照鏡子,沒事時如果一直盯著鏡子裡的自己看,你不覺得奇怪嗎?至於表情或者角度,我覺得不顧形像地仰天大笑也有它的魅力,你太在意角度可能就看不到那些東西了。我不是,當然不是,但有時候人的確要打開自己。

時尚健康:你現在的逛街頻率如何?

劉亦菲:我去年都沒怎麼逛街,一直在鄉下拍戲,所以有時候頗有一種進城的感覺,會有想逛逛街的時候。對於我來說,快可能好一些,慢我反而買不到東西,而且我買衣服最好是不試,看著覺得差不多就拿回去自己搭,一試就很容易累,而且考慮太久反而不知道哪個搭哪個了。

時尚健康:平時出門應該會精心化妝吧?

劉亦菲:我不是特別喜歡化妝,塗個BB霜,擦個唇膏,確保全天候補水,就可以下樓了。

跟弟弟們搭戲會感覺自己沒那麼老

劉亦菲已經好些年沒接任何“有仙氣”的角色了,她要么在現代片里為情仇愛恨浮浮沉沉,要么在動作片飛來飛去殺殺打打,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找她,要她演青丘狐族帝姬白淺,離她上一回演仙俠題材劇已經1 1年過去,她依然美著,炙手的男演員則紅過一波又一波了。


時尚健康:《三生三世》還有《致青春2》,你都是跟當下最熱門的男演員做搭檔。拍戲以前,你有和吳亦凡、楊洋接觸過嗎?

劉亦菲:拍戲前沒有,但我知道他們非常有人氣。

時尚健康:你對他們是怎樣的印象?

劉亦菲:到了現場,大家都會把自己更放進角色中,他們雖然年紀小,並沒有青澀的感覺,不像我當年現在跟弟弟們搭戲,感覺自己也許沒有那麼老(笑)。

時尚健康:相較經常上熱門話題的小生或者小花們,你似乎一直遠離話題,會擔心越來越多的後生跑到你的前面去嗎?

劉亦菲:我不知道怎樣才能熱鬧。但對我而言,開心和清醒很重要。追求結果,有時候往往就沒有結果。

時尚健康:在擁有熱度就擁有資源的今天,會不會擔心過於“安靜”恐怕會失去許多機會?

劉亦菲:我也曾接受過類似的教化或者考驗,我只是不想迷失,我喜歡當演員,我覺得當演員是在發掘生命,每一天都可以是全新的面貌,而且生命也處於一種上揚的狀態,這是我做演員的意義。我不願意本末倒置。

交朋友看你願意打開多少

劉亦菲並不避諱一次次談及她熱愛的表演大師比如斯坦尼拉夫斯基,又或者一些如今被冠以“雞湯”之嫌的熱門身心靈暢銷書,在微博上,她也不吝於分享她正在讀的一段文字,白床上的那隻黑貓,長裙被風吹起的某一剎那。沒有人能輕易窺探到另一個人鏡頭之後的生活本質,何況現如今還隔著重重濾鏡。 “她有如此美貌以至於不需要有如此演技”,這句讚美本是獻給費雯麗的,但套在劉亦菲身上竟也如此合適。
劉亦菲簡單而乾脆地否認了她是一個成長過程中被過分保護的人。但她並沒有再展開作解釋。回答問題中,她時常陷入長時間的思索,並不在意溝通突然停頓會產生的那種空白。她允許自己身上出現停頓,遲緩,甚至不那麼結果導向。這是瞬息萬變的娛樂圈裡的人身上很少見到的特質。你在她身上看不到野心勃勃這四個字。


時尚健康:聽說你偏愛閱讀哲學、宗教、心理學和科學方面的書籍,甚至一度渴望能與一些身心靈作家比如張德芬對話。現在依然如此嗎?你怎麼看待一些被貼上“心靈雞湯”標籤的書?

劉亦菲:是的。但最近我沒有很完整地看完一本書,相反是幾行字、幾頁紙。貼標籤是一種簡單快速的劃分方法,但我覺得還是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書,自我修養類書不一定都是雞湯。

時尚健康:什麼書曾經帶給過你心靈方面的能量?

劉亦菲:看什麼書是很靈活的事,對於我來說,我不喜歡看太矯情的書,比如用一堆華麗的辭藻去描述一件簡單的事,我喜歡去掉裝飾以後的東西,莫名就很觸動,我喜歡朗達.拜恩的《秘密》,旅法作家山颯的《圍棋少女》,還有尼爾•唐納德•沃爾什的《與神對話》。

時尚健康:你平時不看愛情小說嗎?你演過那麼多愛情戲的女主角。

劉亦菲:的確很少。因為小說類我看的就很少。但要演的戲如果有小說原著,我會去看

時尚健康:你平時愛看怎樣的電影?

劉亦菲:各種類型的都有,不過在壓力大或者拍戲時,我會不想受任何別的觀念或者情緒的影響,所以那個時候我會去看動畫片。

時尚健康:是否一度有過進軍好萊塢的打算?如今的事業規劃主要由誰來為你制定?

劉亦菲:那個年紀有了那樣的機會,就應該去把握,去拓寬自己的可能性。我其實沒有太多規劃,不過也不需要什麼人的鞭策,我自己挺知道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節奏工作跟生活,也沒有一定要追求到什麼結果,我更注重專業上的進步。

時尚健康:除了早年演的小龍女、王語嫣和趙靈兒,之後近十年你似乎沒再有過更為知名的代表作,你認為是團隊和選片的問題,還是你在尋找與觀眾或者粉絲追求的不一樣的東西?

劉亦菲:電視劇的受眾群畢竟更廣一些,其實有些人並沒有看過我近期的作品,但我覺得無所謂,也不想刻意去證明什麼。但我會一直演下去,有一天或許大家會看到,哦,劉亦菲原來是這樣的。

時尚健康:再拍仙俠片,和12年前相比最大不同在哪裡?

劉亦菲:我不做仙俠這樣的區分,這些或許是屬於編劇、美術或者導演的。對於我,只是一個演員的創作,讓一部戲有靈魂,不論是奇幻片,還是類型片,主要還是導演和演員的集體創作。任何題材的電影,對於我只有好與不好的區別。我盡量演好。

時尚健康:除了做演員,你有想過自己可以去從事別的職業嗎?

劉亦菲:沒有。但我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自信的,是逐漸演,演得多了,就打開了更多可能性,也變得對錶演越來越自信,我覺​​得我挖掘到了自己在表演方面更多的可能。

時尚健康:在你身邊,應該是找不到與你成長環境和過程相似的同齡人的,你怎麼處理這一份孤獨?

劉亦菲:不一定要經歷相似的人才能聊得來,我有和我經歷很不同的朋友。交朋友就看你願意打開多少,這是件心與心的事。我不會為交際而交際的。

喝一杯咖啡,爽過血拼

拍攝時,攝影師不住對她說:好美,太美,真美啊。劉亦菲繃不住又笑了,讓攝影師別再對她說那樣的話。她儼然像第一天才深感自己外貌出眾的人,深以為然又帶著羞赧,轉過身後又不以為然了。前陣子豆瓣上有個帖子問,如果能選擇而且能成真,你願意長得像XXX還是XXX,結果很多人在下面評論說想長得像劉亦菲。一走進化妝間我就跟她講了這個段子,她只是笑,但又怕笑得太多,神色依然像一個少女。


時尚健康:平常你會花多少時間拿來鍛煉?你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什麼?

劉亦菲:最近鍛煉得少了,可能跟狀態有關。我拍打戲時,就總會覺得自己還不夠累,拍完戲還能再去跑20圈呢。我喜歡的運動項目可能就是伸展,然後鍛煉一下局部力量。 (時尚健康:現在好多明星都在練馬甲線)馬甲線?好吧我努力。

時尚健康:你是在飲食上要求嚴格的人嗎?

劉亦菲:並不是,我也是會吃家裡剩飯的人。在維持身材方面,節食對我沒有用,精神緊張或者累一點,我就會自然瘦下來。

時尚健康:現在最想去什麼樣的地方旅行?

劉亦菲:俄羅斯,我喜歡斯坦尼拉夫斯基。我一直想去培養戲劇大師的地方看看。

時尚健康:去歐洲,比如巴黎血拼對你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嗎?

劉亦菲:這兩年法國去得很多,比如為了拍《夜孔雀》,我也在法國呆了挺長一段時間。血拼很累,適可而止,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坐街邊喝一杯咖啡。

時尚健康:炎炎夏日肌膚承受著換季的考驗,在護膚品的選擇上你會重點放在哪裡?

劉亦菲:護膚方面我比較注重保濕,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防曬工作也變得更重要。雖然我不怕曬黑,但是我的工作有時候需要長時間接受日曬或者大燈直射,為了皮膚健康還是要塗防曬,並註意後續補塗,以及選擇保濕效果好的面霜,讓整天皮膚都保持水潤潤。

時尚健康:分享—下你每天的保養步驟吧。

劉亦菲:說實話,卸妝之後,我一般就塗個綜合性功能的面霜就睡覺了,我對面霜的訴求是補水、緊緻,輕盈質地讓肌膚可以自由呼吸,為辛苦一天的肌膚塑造一個優質修復空間。

一個人有足夠魅力是破壞不了的

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個人的神秘感往往輕易就可以被解構或者破壞掉,這不再是一個能出產巨星的時代,但劉亦菲似乎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她反而覺得現在的大環境很健康,新媒體與自媒體發達,是好事,“出街我就是這個樣子,你們是看得到的。”她說。


時尚健康:不怕平時別人會拍到你或者非議你私服品味嗎?

劉亦菲:現在網絡媒體發達,大家交流平台更廣,更真實,出街我原本就是如此的,剛才我們在說出產巨星的問題,我覺得曾經那個年代,也並不一定是巨星刻意營造了某種光暈,而是媒體人一起創造出了一種想像。所以我反而覺得現在大環境很健康,當一個人足夠有魅力,光芒四射,媒介其實是破壞不了的。

時尚健康:經常性地在旅途奔波,有沒有比較適合在飛機或者汽車上可以進行的保養方法推薦?

劉亦菲:我也學別人在飛機上敷過面膜,但如果不小心睡著了,面膜乾了還黏在臉上,真的很尷尬!所以我一般就會帶旅行裝的面霜,在密封的干燥環境下,為肌膚及時解決補水問題,乾燥和倦怠感也隨著有效補水自然消失了。

時尚健康:你上一次看電影是什麼時候?你會是影廳燈光暗下來後再進場的那種類型嗎?

劉亦菲:上一次應該是看《瘋狂動物城》吧,我當然不是。我化妝師都說我粗魯,什麼東西到我手裡兩下就壞了。我挺不細緻的。

時尚健康:演過那麼多類型的角色,有沒有哪個更貼近你真實的個性?

劉亦菲:這恐怕是個大課題,沒幾個人能完全知道自己的個性,除了聊天談星座那樣的,但如果要說更真實的東西,我覺得心理暗示也很重要。演戲時每個角色都是我自己在演,但鎂光燈下的確是更為濃縮的情緒和情感,現場喊了開始之後,我的精神會特別集中,性格會突然清晰與豐富起來。

160602 | Elegant GRACE June Interview 優雅GRAC 6月號專訪

6期優雅雜誌的封面女郎:劉亦菲!通過這篇優雅雜誌對她最新的採訪,你能看出這個姑娘正如你所想像的那樣,如此安靜這般內秀!她說:歲月是屬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記憶和禮物!

編輯:邵茜 文:lotus 圖:被訪者本人提供

   無論在人群中還是片場裡,劉亦菲似乎都是最安靜的那一個,舉止優雅,氣質出群,做事盡力,閒餘時候看書,不多話也不嬌氣。面對採訪面對鏡頭,她更多是傾聽、思考、敘述,像是要把身體裡另一個靈動誇張的靈魂,按捺著留到角色裡才肯爆發。這大概跟她的出演經歷相關,15歲就開始拍戲,大多是古裝劇和虛構人物,有千金小姐、仙女、妃子和女俠,她幾乎是在塑造的各種角色中滋養成長,自有幾分清冷驕傲的仙氣。從緊張什麼都不懂一路摸索走來,除了學校之外,片場,無疑是劉亦菲呆得最多、見得最多,也學得最多的地方。由此養成觀察、琢磨、習得、改進的習慣,少了幾分世俗姑娘的熱熱鬧鬧,多的是超乎年齡的沉穩。

    最新面世的電影是中法合拍的《夜孔雀》。這種生物,生命只有兩三天,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找配偶,為愛而生而亡。孤注一擲的決絕。就像只有談到演戲,演戲這件事,會讓劉亦菲兀自生出笑容,令人多麼享受啊。 “演好戲就是我最大的興趣。演員這個課題,我想用一生去研究。”

GRACE對話劉亦菲

GRACE:我們看到了你的商業片、文藝片、偶像劇,擇戲標準是什麼?

劉亦菲:“演員和團隊都希望有個好劇本,但有時可遇而不可求。基本我決定去做一件事就會鑽進去。所以任何機會對於我來說都是學習和挑戰。”

GRACE:什麼時候開始真正愛上演戲的,有沒有一個觸發的點?

劉亦菲:“當我開始站在角色的角度去看世界。某天突然發現真的體驗到了角色的感情,那些邏輯讓我從自己的框架中走出去,才發覺真的進入到演員的正道,真的開始研究我該研究的事情。”

GRACE:導演和演員以及劇本,你覺得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是什麼?

劉亦菲:“我非常敬佩好的編劇,他給予導演和演員一個深度的創作藍圖;導演和演員之間對藝術創作的尊重和溝通也十分重要。三者應該是可以互相激發創作靈感的,同時需要保護最初最珍視的屬於自己的創作直覺。”

GRACE:你覺得一個優秀的演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什麼?

劉亦菲:“無限,所以挑戰。演員的體驗和學習是無止境的。”

GRACE:有時候浮躁有時候壓力大,如何調整自己狀態?你覺得哪些是年輕演員應該堅守的東西?

劉亦菲:“看書、跑步和休息好。我覺得可能需要堅守的是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麼。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只要認為是能發揮你最大潛能的夢想,都應該去實現。”

GRACE:年少入行,在演藝圈裡不斷成長,人們都說演員這行是青春飯,你怎麼看待年齡這件事?

劉亦菲:“雖然有時時間和成長不一定能劃等號,但在一定程度上,會有不一樣的經歷,內心的狀態會顯現到外在。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內心豐盛的人,外在的狀態也相對會更有活力,更舒服。這有時與年齡無關,歲月是屬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記憶和禮物。”

160602 | Life Weekly Interview 生活周刊 No.1627 專訪(關於《夜孔雀》)

劉亦菲
                   愛是撲火,奮不顧身


改變或所謂的突破、轉型,從來都不是外表上的,更是內心的。成長的軌跡應該始終是新的、未知的,然後給自己很強的能量釋放出來演戲。 

(文/張曉雯)


從巴黎到成都的雙城記

在旅法導演戴思傑的鏡頭下,當那標誌性的異域情調與家鄉成都碰撞到一起時,一種糅合了巴黎的魅惑與川蜀的古韻誕生出了奇妙的火花。在《夜孔雀》中,劉亦菲飾演的埃爾莎是一個法籍華裔長笛手,先後在成都愛上了絲綢研究員、尺八高手馬榮(黎明/飾)與其兒子馬林(余少群/飾),後又在巴黎與紋身師建民(劉燁/飾)產生情感。

《山河故人》中講,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穿梭在兩座城市間,埃爾莎的所遇即是她的所愛。在馬林那兒,她欣賞著被愛的感覺;在紋身師那兒,她錯過了友達以上的遺憾。或許只有與黎明的角色,才是每個女人一生中都渴望擁有的真愛,即便脆弱而短暫。

《夜孔雀》是戴思傑導演“女性三部曲”的最終章,聚焦於女性視角的表達。電影中這三段繾綣綺麗的旅愛故事,與其說是一個女人的三種不同情感,不如說是人生的三種不同階段。在劉亦菲的理解中,“它是一個關於遇見、選擇和錯過的故事,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體會到的一些感情。這個角色敢愛、追求心靈解放,需要獨自面對愛的抉擇,為愛情有飛蛾撲火般的勇敢。”在詮釋角色中體會到自我成長,這也是她為什麼接下這部戲的原因。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氛圍之餘,中西混搭的微妙巧思在一開始的選角上就體現了出來。余少群的“國劇”臉,劉燁的“法式”風,劉亦菲的古典美,都不如試想一下這對CP的畫面來得適配:霧氣繚繞的竹園裡,吹奏尺八的男主角,和從巴黎來的優雅長笛手在成都街頭相望,愛情在靜謐的夜裡悄悄發酵。這是導演獻給深愛的兩座城的​​頌歌,更是一曲“解說”愛情的雙城記。

放開了安全感以後

文藝青年對戴思傑應該並不會陌生,作為一個典型的“作家型導演”,自編自導的《巴爾扎克和小裁縫》曾在2003年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此次回國的首部作品,劉亦菲表示十分感謝導演給她突破的機會:“剛好在那個階段,我自己成長了很多,對劇本和角色要求不再沒有安全感,完全沒有雜念,拍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想。”

從“神仙姐姐”式的角色形像一路走來,慣性依賴或許就是她所說的那種“安全感”。雖然她早說自己“早已長大”,但主演一部純粹的藝術片、文藝片還是第一次,加上同劇演員幾乎清一色的“金馬”陣容,令影迷更為期待。

在法布爾的《昆蟲記》裡,夜孔雀,即孔雀蛾,一生中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尋找配偶。為了這一目標,它們與生俱來了一種天賦:不管路程多麼遙遠,飛去的途中有多少艱難險阻,它們總能克服一切找到它們所要找的對象,即便它們的生命通常只有兩三天。

這種短暫到一生只夠做一件事的生命情緒不僅象徵了女主角敢愛的個性,亦可以指涉愛情之外的層面。曾經,劉亦菲在片場是會強迫自己不帶任何化妝品和鏡子的,“下戲或等戲的時候,會練一下所謂的打坐定力或是看一些心理哲學方面的書來進入狀態。”即便在上一部作品《第三種愛情》口碑不佳的情況下,她仍看重演員本身對角色的塑造。比起那些讓她一炮而紅、貼上標籤的仙俠角色,或許正是這種對錶演的專注才是她身上揮之不去的“仙氣”的成分。

而在愛情上,她也活成了劇中人的樣子勇敢了一回。據說劉亦菲和宋承憲並不是在拍攝《第三種愛情》時就開始交往的,是在她拍攝《夜孔雀》時,陸續被網友抓出宋承憲前去巴黎、成都探班的蛛絲馬跡。

儘管一直被吐槽牛仔貨車帽style的私服品位,劉亦菲的時裝週造型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現在的她,柔美有時,“攻氣”有時,不變的是一種堅韌。但改變或所謂的突破、轉型,從來都不是外表上的,更是內心的。 “我拍電視劇的時候還不是很開竅,所以那個時候不太懂自己在幹什麼。”許多演員都是這麼過來的,能夠走到對錶演專業有更準確的認識,是堅持,更是覺悟。

“成長的軌跡應該始終是新的、未知的,”她說,“然後給自己很強的能量釋放出來演戲,哪來那麼多定位、性感,什麼演技、偶像,我覺得這些都特別虛。”就像她生日時,蔣欣對她的評價:“喜歡你默默地面對輿論而不以為然的傲骨。”
改變或所謂的突破、轉型,從來都不是外表上的,更是內心的。成長的軌跡應該始終是新的、未知的,然後給自己很強的能量釋放出來演戲。

幕後Behind

即將於5月20日上映的《夜孔雀》是一部和“愛”脫離不了關係的電影,角色海報上劉亦菲的裸背“夜孔雀”紋身相當吸睛也大有來頭。由於黎明在《夜孔雀》中所飾演的角色就是蜀錦絲綢研究員,他始終在尋找一種不用殺死蟲卵而又能製成絲的蠶繭,“夜孔雀”正是他尋找的目標,同時以“春蠶到死絲方盡”寓意愛情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