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170908 | Trends Health September Interview 時尚健康 9月 專訪

劉亦菲:一切從心出發


愛心才有好心情

她有著自己的世界,一個人自得其樂,規規矩矩漂漂亮亮。她深知演員創造力的源頭,並一直堅持不懈地追尋,尋找角色和自我的某個交叉點。縱然心中有縱橫交錯的線,依然內藏目標,準確清晰。

攝影 柳宗 統籌 編輯 何籌 視覺 大康 服裝 劉萌萌 採訪 文 陳晶
                                 妝髮 壯志 編輯助理 李子婧 孫惟康 影棚 上德大象


學會習慣一個孤獨的世界

對於好學的演員而言,電影是一條串聯他們人生積累的引線。劉亦菲對表演的態度甚至有些軸,她堅持走體驗派路線。身為演員,並非每一分鐘都處於戲劇性的狀態,只有當一個角色到來,她意識到自己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一段新的生活,便欣喜而篤定地進入一種極致的狀態。
每一部有打鬥動作的戲,都花數月時間學習武術,《五月之戀》裡專門學習京劇的一招一式,《夜孔雀》認真學習法語後原聲出演。她早期塑造的角色都是頗有力量的,進入電影後,打磨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在很多人轉戰電視圈回升人氣的當下,劉亦菲卻沒有,因為她的終極夢想就是電影。最打動人的,還是那份表演時的快樂,那是逐夢人最恣意的姿態。

  拍戲的時候,劉亦菲不敢有任何自我的小心態,她將這種狀態定義為“極致”。 “你的靈魂只能你負責,我只要學會一個孤獨的姿態,把自己還給自己。鏡頭裡我不是為任何人而演,這是特別磨人的—個過程。”

  她知道每一次出發,外面都有很多期待,但不想因旁人的期待受到干擾。特別是早已擁有廣大受眾的角色,從白秀珠、小龍女、無情……再到白淺,每個人物都在觀眾心中有了特定的樣子。 “我在演一個你心裡面的人,我特想讓你滿意,成為你期待的她。但我通過什麼去完成別人的期待?還得通過自己。”

  她更看重自己與角色的關係,有時會在片場和大家說,“我可能在現場不太說話,或者有時候發發瘋,讓我這樣做,這是我的方法。”所謂的發瘋時刻,她會放掉很多常態的東西,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舉動,因為演戲不是—個純理性的工作,它需要感性,但感性只能自己體驗。

  每個人對即將詮釋的角色都有期待,她也有,並相信自己的期待更直觀。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開機前,劉亦菲早已讀過原著,“我很喜歡作者寫的東西,她的想像力和她對情感的捕捉,證明她在跟著角色去體驗。我們做的功課越多,到現場碰撞出的也就越多。”

  也為了白淺,她也在做更多體驗,片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給我一些空間”。不願按特定的走位或方式去演,這種方式也獲得了他人的理解,演到後來所有人越來越默契。 “楊洋很支持我這樣的創作方式:他在這個年紀是非常出色的演員,狀態很穩定。”

  有時她也會想,世上若真有“命”這回事,是否冥冥之中,上天早已預設好劇本,讓她一再應對“狐狸”的考驗——聶小倩、白淺和《二代妖精》中的狐妖白纖楚。她不去給角色分類,因為每個都是不同的。對於白淺,她將感受的點放在了神仙身上的動物性,和她以十幾萬歲的壽命為長度的人生。

  沒有太多合詞的同場戲,她試圖以劇本之外、角色之內的共通性。保持和同場演員交流,將情緒延續到每一個鏡頭里。那是對體能考驗極大的時段,也是身體最脆弱的時刻,有兩天發了高燒自己都不知道。到第三天去了醫院,39度5,那時候只想:“自己怎麼還好不了?”

  劉亦菲並未將“三生三世”簡單劃分為,司音、素素、白淺時期對墨淵和夜華的情感,而是區分人的狀態。 “她的感情經歷是極致的,從最初對萬事萬物的漠然遠觀,到一層層地陷進去。最後脫胎換骨地重新發現,她知道自己可能會一直活下去,這種感覺,不是我們能夠去想像的。”


健康的生活不來自設計

劉亦菲相信身體機能像時鐘一般準時,讀懂靈魂的表達,任何時刻都值得我們信賴。拍戲往往是她最瘦的時候,因為注意力足夠集中。印象最深的是《四大名鋪》,她每天都吃很多,因為有大量夜戲,沒有時間健身,但體重維持在94斤。 “一旦注意力集中,進組之後—切都會很穩定。”
她專門去看了阿米爾.汗的專訪,對他為角色增肥的—個細節深有感觸,“說他為什麼先拍胖了四五十斤以後的中年階段,減下去後再拍年輕的,就是因為他覺得如果先拍瘦的再拍胖的,殺青後就沒有動力減了。這個我特別能理解,讓我為了角色胖或者瘦,我可以。為了自己瘦身,這不是我在意的部分。
註:94斤換算成公斤,即為47公斤

TH:對於身體的自我調整,你有哪些方式?

劉亦菲 拍戲轉場的時候,我就利用這個時刻調整自己,去適應很多內部外部的環境。就跟很多人閉目養神一樣,我選擇冥想,這個狀態更有意識。環境的劇烈變化不是你排斥、抗拒,它就能消失的,我的方式是不排斥任何一種干擾。

TH:你的運動方式裡,首選是不是跑步?

劉亦菲 健身房,有時跑步也在健身旁,要不就是空中瑜伽。我一個同學開了工作室,雖然挺遠的,但是挺喜歡在裡面練練跳舞。空中瑜伽一定不能放鬆警惕,注意力不能散。幾個地面動作之後就可以上去,要上去不難,也不是很高,但你不能隨便控制自己的身體,而是去跟繩子發力。

TH:泡在健身房的時候,能否坦然地拋開工作,獲得無人打擾的時間?

劉亦菲 有的人覺得,健身的時候可以坦然地遠離工作,並且獲得大家的理解。但其實,理解你的人,會理解你。不理解你的人,健個身也是問題。所以和你做什麼沒關係,是人和人的不同。對我來說,它是體力和精神的考驗。跑到最後可能不是體力了,就是跑煩了,那你能不能堅持下去?是你自己的意志。

TH:你對健身的結果有哪些訴求?

劉亦菲 你要說腹肌馬甲線那些,對我來說是標不是本,身體素質比一個特別好看的外形更重要,其他都是隨之而來的。如果讓我爬個山或者跑個幾公里,都能夠完全不累,或是恢復得很快,我會覺得自己很有能量。那時候的感覺是,舒服,酣暢。最好的健康,就是不去設計,得到它自己的結果。

TH:包括因為健身過而能夠順利完成打鬥戲份?

劉亦菲 對,應該有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讓我去做這件事,把身上的肌肉完全調動起來,用你的柔韌度、爆發力去完成這個動作,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練過的,或者你就是她!你就是這個人物!那個時候我才覺得,我值得用我的肢體在練功房、健身房裡消耗體能,最後面對角色的時刻,“我有能力和體力,我能完成”!

TH:女藝人往往為了體重不敢放肆吃飯,你會這樣嗎?

劉亦菲 那我真的不是個女藝人。一來是我的體質不是起伏很大的,入行之後一直差不多,不胖也不瘦;再者電影鏡頭是非常還原的,它不會抓那些刁鑽的角度。你是什​​麼樣,拍出來就是什麼樣。我不為了某個角度的好看而瘦,那個我沒動力,如果說讓我演一個80斤的人,我會特別有動力去瘦。


繼續鍛煉我的心臟吧

海拔4300米的雲南,車從麗江開往香格里拉,在蜿蜒的盤山路上迂迴接近高點。她半開車窗望著身側的風景,某一個瞬間,忽然感覺到了呼吸的存在,和平時略微不同。她知道,高原反應在剛剛出現了。拍攝中,她一再讓自己集中的注意力,“只要我沒事,整個團隊就不會拖慢進度。”
事後劉亦菲發微博,“繼續鍛煉我的心臟吧”。她一向重視心肺功能的鍛煉。有人問她,健身、跑步能不能帶來好身材,她會正色地回答:“對於心肺的鍛煉是我最感興趣的,在需要強體力和身體素質的時候,比如拍武戲,我自己就不會打退堂鼓,我知道我可以。”

TH:以前有出現過高原反應嗎?

劉亦菲 之前沒有在高海拔的地方持續工作很長時間,反而在九寨溝的時候就有一些人有反應,就趕緊躺平。缺氧的感覺其實有點嗨,像拍了幾天大夜,人是飄的。我倒是很放鬆,覺得不要自己嚇唬自己,我對自己的心肺功能比較有自信。

TH:去高原地區之前,會為此做好準備嗎?

劉亦菲 我一直覺得不要給自己太大的精神壓力,刻意地小心,不要有那麼多包袱。很明顯的就是,我們測心電圖的時候,明明沒事,越測越緊張。有一個測心臟的小手錶,我有時會試著玩,但是一戴上就容易緊張。

TH:喝咖啡的“心動過速”你體驗過嗎?

劉亦菲 喝咖啡已經成了我的一種習慣,大概五年了。常常一晚上度過的方式就是,黑貓、咖啡、劇本。有時一個懶覺睡到下午,起床吃完東西又回到床上,繼續一本好書、一杯咖啡的懶生活。幾年前有一天早起喝了一小壺咖啡,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空腹喝咖啡會心慌。後來就不太敢空腹,一定要吃點東西,如果是在拍戲期間,就好好吃劇組的飯。

TH:有被情緒、壓力影響心跳頻率的時候嗎?

劉亦菲 年輕人無非就是控制運動和飲食。飲食方面,我一直本著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原則。其他就交給好心情,說到奢侈品,這個時代好心情就是奢侈品。它不能包治百病,但不會讓人因為情緒壞而影響機體運轉

TH:在保持好心情上有什麼心得?

劉亦菲 一個是運動,一個就是自己傻樂呵,我會讓自己犯犯二。